陈述时分 从马拉多纳到梅西 为什么是永远的阿根廷?

我是阿根廷的球迷,很多朋友都知道。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为了这一天,我等了整整16年。

我相信会有更多的球迷开始喜欢上阿根廷,我们不强求共鸣,我们想告诉大家,为什么在这一刻,你应该为阿根廷的胜利欢呼。

以欧洲足球五大联赛为核心的世界足球格局,已经影响了几代人。他们操纵着世界足球权力的游戏,他们掌控着巨额的资金,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们谋划着一些比赛的胜负,他们联通着众多博彩公司的后台,他们主宰着世界杯的秩序,他们掠夺着全球最好的年轻球员。他们玩得越来越大,玩得越来越不遮掩,越来越猖狂。

欧洲人的自负和狂妄当然是有足够资本的。在近20年的四届世界杯里,欧洲国家已经拿到了所有冠军,2006年的意大利,2010年的西班牙,2014年的德国,还有2018年的法国。他们有曾经的克鲁伊夫,有贝肯鲍尔,有普拉蒂尼,有权倾一时的布拉特,还有那么多闪亮的权势人物。

回到昨夜,为什么这一次阿根廷夺冠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有着别样的意义,它的特殊究竟在哪里?我们要把时间回溯到2006年。

已经很少有人记得,在2006年的那场德国对阿根廷的四分之一决赛,因为克洛泽撞断了阿根廷主力门将的肋骨,导致阿根廷被迫换人。

阿根廷牺牲掉了一个重要的换人名额(2006年世界杯换人名额还只有三个,且不因受伤而增减),主帅佩克尔曼因此不得不调整保守战术,用坎比亚索换下了中场核心里克尔梅。

佩克尔曼在多年以后回忆,他的确后悔换下里克尔梅,但最让他难以释怀的是少了那个名额之后,他没有用到他想换的第三个人,有了这个人,阿根廷很有可能乘胜追击,而不会在最后时刻扳平,输掉点球决战。

那个场面,至今我依然历历在目。克劳泽撞断门将阿邦丹齐耶里的肋骨后,自己也立刻受伤倒地,德国主场球迷对着痛苦的门将发出嘘声,而阿根廷队长阿亚拉,一言不发的走向倒地的克劳泽身旁帮帮他压腿,在他身后是德国球迷的嘘声,还有其他德国队员不耐烦的表情。

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小组赛,剧本很完美。当德国人可以在自己的小组里演练攻防转换的时候,当死敌英格兰闲庭信步的时候,当法国人暗自得意的时候,只有阿根廷面对着自己的小组对手必须拿出百分之百的状态,当他们从小组赛中完胜出线之后,他们还要面对的最难缠的对手,当时十分强大的墨西哥。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为了阻挡强大的阿根廷夺冠,很多人颇费了一些脑筋,也铸就了一个更加悲情的里克尔梅和阿根廷。

一向低调内敛的梅西终于向范加尔回击。梅西率领的阿根廷队在万般不利的情况下,获得了胜利,粉碎了国际足联在四分之一决赛后,请阿根廷回家的愿望。

那个与梅西有着8年恩怨的问题裁判拉奥斯,还有漫长的10多分钟的下半场加时,让阿根廷非战斗减员的离谱黄牌记录,还有点球决战时,荷兰队员给阿根廷队员带来的干扰等等。

如今类似的情景在决赛时,又再次上演。两个最关键时刻的莫须有点球,两次把法国队从垂死边缘救回来,使阿根廷在运动战中,命悬一线。

若不是梅西和他的战友们用精神和意志,众志成城,他们很有可能会在常规比赛输掉,再一次成为悲情的阿根廷。

他们用一己之力对抗着整个国际足球的强权势力,他们想让阿根廷赢得荣耀,为了这一切,梅西和他的战友们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他们用实际行动反击了他们场上的还有场下的对手。

里奥 梅西,这个13岁就离开家乡罗萨里奥来到巴塞罗那追梦的阿根廷人,显然比大多数人都明白足球的纯粹与功利,他也清楚,在欧洲足球和南美足球之间,注定充满隔阂和战争。但他仍然选择战斗。

因此梅西在用里克尔梅的进球方式对荷兰主帅范加尔讽刺时,千里之外的里克尔梅肯定会和无数阿根廷球迷一样仰天长啸,因为他的小老弟正在快意恩仇,正在为他的朋友们用最提气的方式替他报仇。

2002年夏天,里克尔梅以1300万美元的转会费和巴萨签约5年,所有巴萨球迷都希望这位来自阿根廷的大师能够成为诺坎普之王,振兴巴萨王朝。但时任巴萨主帅范加尔却并不喜欢他,当博卡10号刚刚加盟红蓝军团的时候,范加尔直接告诉里克尔梅,“我并没有要求巴萨高层签下你。”

范加尔对里克尔梅的偏见源于他的足球理念,代表了欧洲足坛一部分人的观点。他甚至不喜欢来自南美的球员,在巴萨执教期间,范加尔更受争议的就是将里瓦尔多排除在大名单之外。范加尔希望里瓦尔多踢左边锋,但巴西人只想踢前腰,矛盾由此产生,最终里瓦尔多和巴萨提前一年解约加盟AC米兰。

范加尔固执地认为:“球队缺了谁都可以运行,球队不需要球星”这也许是他平庸球员时代的返照,但并不重要。带着范加尔的偏见,里克尔梅最后无比郁闷地离开巴塞罗那,远走比利亚里亚尔,在那里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而范加尔也并没有给巴萨带来复兴,真正做到这一点的是他的后辈,一个对南美球员非常偏爱的主教练,里杰卡尔德。

里杰卡尔德巴萨王朝的核心队员,是另一位来自南美的巨星,罗纳尔迪尼奥。里克尔梅和罗纳尔迪尼奥虽然未能在巴萨相遇,但是他们分别在国家队和俱乐部,同时看好了一位小兄弟,并且给了这位小兄弟而真诚无私的帮助,这个小兄弟就是梅西。他们的辉煌与落寞,他们的闪耀与伟大,都让年轻的梅西铭记在心。两位巨星真诚无私的帮助,让梅西的足球世界里,充满了情义与正直。

曾经的梅西被批评缺少领袖气质,或许年轻的梅西自己都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气质。作为南美最有天赋球员,年少时被几家阿根廷俱乐部拒之门外的梅西却是不折不扣的欧洲出品,他身上具备一切欧洲球员具备而南美球员普遍缺乏的优点——自律、战术理解力、执行力、纪律性。在巴萨,在欧洲,梅西已经刷爆了各种联赛纪录,但回到国家队,梅西和阿根廷总是倒在决赛时刻。

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与里克尔梅和阿奎罗共同战斗后,梅西和阿根廷在北京获得了奥运会足球冠军,这是梅西此前职业生涯中,获得南美洲解放者杯之前,在国家队获得唯一的冠军。

梅西一直在努力摸索着他即将被赋予的精神气质。在很多时候,成长于西班牙拉玛西亚训练营的梅西,都在寻找那种来源于潘帕斯草原的原生力量。当然,我们永远不会去置疑他对于阿根廷的热爱。2010年兵败南非世界杯后,当时还年轻的梅西在回到更衣室后就彻底崩溃,“他躺在地上痛哭流涕,同时伴随着尖叫,完全不能控制自己,几乎就快到了抽搐的边缘。”这是阿根廷的队医的回忆。

梅西似乎一直像个孩子一样,活在马拉多纳的呵护中,他曾经脆弱到痛苦的做了逃兵。在2016年输掉美洲杯决赛后,失望至极的梅西曾宣布退出国家队。队友阿奎罗说,“在回到更衣室后,我从未见过如此伤心的梅西。”只不过,据阿根廷媒体透露,伤心的梅西在五天后就已经改变了主意,他还要继续为阿根廷而战,直到他离开足球的那一天。

2020年的那个冬天,一直护佑着他,护佑着阿根廷的人离开了他,他终于感受到了悲伤,感受到了足球不仅仅是足球,而是战斗,是民族的抗争,是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他传承了那个人的斗志,精神还有对足球的理解。为了这份对国家的信念,不管他在离开巴萨加盟巴黎圣日耳曼之后遇到了多少困难和置疑,他都平静接受。他在纷扰之中选择沉默,选择足球,选择阿根廷,他知道,那个伟大的人在天上看着他,他要他带领阿根廷队夺回属于他们的奖杯和尊严,夺回阿根廷以及南美足球在这个世界上应有的荣耀。

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他也同样看到了夺冠之后,阿根廷球迷在看台上徐徐展开的马拉多纳的巨幅画像,梅西用坚毅的眼神告诉所有的阿根廷人,还有天上的马拉多纳,时隔36年,阿根廷赢回了属于他们的荣耀与冠军。

阿根廷的宿敌,巴西人也在期待着阿根廷夺冠。就在决赛前几天,巴西最具影响力的巨星罗纳尔多、里瓦尔多,都在表示,希望阿根廷和梅西能够夺冠。

我们都清楚想让一个巴西人向阿根廷说出祝福的话有多难,尤其是在球队刚刚失败的当口。

但面对欧洲足球在过去近二十年的主宰,面对不可一世的欧洲人,巴西人明白,乌拉圭人明白,厄瓜多尔人明白,哥伦比亚和智利人也明白,所有南美人都明白,在这一刻,南美足球是被压迫的,是被遗弃的,他们希望阿根廷人能用一场胜利,来让那些自以为是的欧洲人哑口无言。事实上,这一届世界杯上其实南美人应该感洲和亚洲的球队,无论是摩洛哥还是日本,还是韩国,还是伊朗,都在狠狠地打欧洲列强的耳光。

最近几天,阿根廷俨然已经成了巴西的同盟者,巴西足协副主席萨尔内对媒体表示,“此时此刻我们必须要保持团结,在这个决定性的时刻我们都是阿根廷人,我希望他们能够把冠军奖杯带回南美。”

里瓦尔多也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写道,“我将支持阿根廷,梅西之前就理应拿到世界杯冠军,但上帝通晓一切,它会在周日为你加冕。你应该为你自己和一直以来所踢出的精彩足球获得这个冠军,愿上帝保佑你。”

罗纳尔多说:“如果梅西赢得世界杯,我会为他高兴,但巴西和阿根廷的竞争是激烈的,我不会虚伪的说我会为阿根廷感到高兴。”

而巴西著名足球记者胡加-克福里的发言更加真实:“只有蠢货才会不支持阿根廷,我们巴西人凭什么要去支持法国?是阿根廷的烤肉不香?还是布利诺斯艾利斯的景色不好看?”

这就是世界足球摆在那里的现实,我们不去了解,就无法知道,为什么我们支持阿根廷会有更重要的意义。南美与欧洲是足球世界平等的两极,欧洲人喜欢用战术和纪律寻找最有效率的获胜方式,而南美人则更习惯在规则之外,以艺术家的心态挥洒足球那虚无缥缈又摄人心魄的美。

对于现代足球,人们往往只记住了在规则框架之内欧洲人的胜利,却往往忽视了南美人为足球注入的灵魂与爱。

或许,南美足球和欧洲足球的争论也早已脱离了足球本身,它更像是一种哲学问题。你可以喜欢任意一种。如果你是一个崇尚英雄主义的人,那么你可能会更喜欢阿根廷,如果你是一个偏严谨和治学的人,你可能更喜欢欧洲足球的纪律和体系。这没有标准答案。正因如此,阿根廷和法国的对垒,不仅仅只是一场世界杯决赛那么简单。

从2022年11月22日开始,梅西开始君临天下。在一众好兄弟的陪伴下,他们在遭遇沙特阿拉伯的当头棒喝后一路凯歌。35岁的梅西更加大气、从容、而且开始愤怒。他的激情与愤怒是在欧洲足球浸淫多年后的觉醒与回归。在严密的战术体系下,梅西从来都是职业球员的楷模。但是为了他的偶像,为了阿根廷足球的尊严,他仍然选择了愤怒。无论是对着范加尔的举动,还是执意要送个韦霍斯特的咒骂,梅西都让阿根廷陷入了疯狂,他气质上的改变,让不少阿根廷人的内心想起了天上的马拉多纳。

是的,当马拉多纳在天上护佑着此时的阿根廷时,不管遭遇艰难险阻,梅西和他的阿根廷众志成城,在遭遇了两个似是而非的关键点球之后,仍然赢得了比赛。就像赛后那位女记者所说的那样:“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你已经在我们所有人的生活里留下了印记,这比冠军更重要。”这代表了无数阿根廷同胞的心声,他们发现这个13岁就离开故土的天才,其实一直都是他们其中的一份子。

终于,就在昨夜,梅西释放了他体内堆积如山的压力。事实证明,咆哮过后的他,不仅扭转了颓势,也赢得了整个阿根廷。

在这场决赛的争夺中,法国只是把世界杯当做一场体育赛事的锦标,而阿根廷和梅西却视同这个世界杯冠军如生命。

是的,这本就应该是属于阿根廷的冠军。在这个伟大的足球国度里,曾经有无数个令人潸然泪下的故事,他们是肯佩斯,是萨内蒂,是卡尼吉亚,是布鲁查加。

在现代足球的世界中,我知道的最质朴的故事,莫过于阿根廷的雷东多在AC米兰因为受伤打不了比赛的赛季里,主动提出不要俱乐部的工资,没有别的人做到过。

我知道一种忠诚,莫过于世界上最伟大的前锋没有因为自己球队的降级而离开,他拒绝了很多高薪邀约,带领佛罗伦萨重回意甲,他是巴蒂斯图塔,被球迷们成为战神。

我知道一种友情如此可贵,艾马尔说”我是替补,给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球员做替补。”他所说的那位球员是里克尔梅,他把里克尔梅视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和偶像。艾马尔如今是阿根廷明星教练团队的一员,这一届世界杯,他为梅西的力挽狂澜而数次流下泪水,而后来,他也有了自己的粉丝,那就是梅西。

我还知道一种不畏强权是如此给人鼓舞。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个站在球迷看台上为了祖国呐喊的马拉多纳,他是独一无二的马拉多纳,他是放纵不羁的马拉多纳,他是迈克尔杰克逊的挚友,是卡斯特罗的座上宾,是梅西的后台,是所有阿根廷球员的图腾,是全世界球迷公认的球王。那一届世界杯,他受邀出席世界杯开幕式,但为了表达对国际足联不公正的不满,他拒绝出席而自己跑到球场为阿根廷队加油。

梅西和罗纳尔迪尼奥的友情已经成为佳话,在他初到巴萨遭遇各种困难的时候,是小罗不遗余力的支持他。而巴萨因为小罗巅峰不再要清洗小罗的时候,梅西在场上努力的奔跑,拼命的抢断,就是想多为小罗送上几次传球,让他找回状态。梅西不会说,他只会做,在梅西谦逊与自律的背后,还有一颗伟大的心。在梅西的身后,有马拉多纳,有罗纳尔迪尼奥,有伊布拉希莫维奇,有里克尔梅,有艾马尔,有马斯切拉诺,有内马尔,有苏亚雷斯,有法布雷加斯,有哈维,有伊涅斯塔,有瓜迪奥拉,有阿奎罗,有穆里尼奥,有为了他冲锋陷阵的德保罗、恩佐、有阿尔瓦雷斯和一帮子兄弟,有全世界的球迷为他撑腰,这样的阿根廷获得了冠军,还不值得欢呼吗?

当你了解了充斥在欧洲足球与南美、与亚洲、非洲之间的这些压迫与抗争的故事,当你了解了这样的一群阿根廷人,当你了解了南美足球在坚守着属于每一个普通人成就梦想、抗争不公的精神,你会发现,足球从来都不是单纯的足球。足球关乎理想,信念,奋斗还有遗憾与荣耀。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